「為什麼不可以?不然你自己來做啊!」孩子們在遊戲中難免有口角衝突,只是這回小文的目標不是身邊的同學而是站在台上講課的老師,因為在團康活動的時候犯規而被老師制止,一時之間面子掛不住而大為光火。起因是小文分組的時候認為隊友都比自己差,覺得樣樣都得靠自己一人努力才能得勝,因而開始想盡辦法要掌控一切,當她的計畫受到阻擾,發脾氣就成了她最快能表達不滿方式。
當我們開始理解小文,就能更正確的去開導她;我們告訴小文,對於她的情緒,老師可以體會她心急的理由,但是除了生氣,嘗試去與隊友溝通並向他人請求協助,並不代表自己是弱者、反而是身為一個好的領導者很重要的特質,輸贏也代表不了什麼,而她也已經盡力了,雖然過程中她感到相當不愉快,但就像在學校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一樣,不會總是都順著她的意。而小文在團康活動的最後表現成績也真的很棒,漸漸的走出憤怒的情緒。
品格與生命教育最大的意義,是不去否定孩子當下所產生的情緒與感覺,當我們看見孩子的問題、洞悉背後的成因,將陪伴與理解帶到關係當中,帶著他們走出情緒的泥沼,一起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