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荊生老師專欄】從第一印象到交心

1677

楊荊生[1]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發展非常奇妙多元,與雙方的身心靈狀態都有關係,若能將「好感」持續深化,就有機會發展真實的友誼。

「好的感覺」簡稱「好感」會隨著每次互動的感受增加抑或減少。親切地打招呼,耐心傾聽別人說話,…等,幾乎都能為關係增值;反之,如擅自亂動別人的東西,遲到時隨意敷衍,誤會,爭執,造成不快,…等,則會大大扣分。如果彼此的關係不想僅止於表面的友好,希望發展出更紮實的信任、默契,那就需要透過真實的合作行動,彼此信賴,才能讓關係開花結果,也是身心靈全面認識的考驗。

「好的感覺」與察覺能力有關,特別在比較含蓄的東方社會裡,人際互動存在著許多默契和潛規則,很少會把話說破,而是用比較間接的方式,揣摩彼此的意向。因此,用心觀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習慣;尤其在形成第一印象的時間非常快速,一個不恰當的表情,回應,容易引人反感的小習慣,如遲到、批評、抱怨、聊八卦…等,很可能就會讓關係的開始很辛苦或陷入泥沼;遑論發展信賴。

很多人會混淆「喜歡」和「信賴」的意義,誤以為喜歡一個人,就應該信任對方。雖然信賴必須建立在喜歡之上,但喜歡不等於值得信任。「喜歡」只停留在「感受」層面,而「信賴」則是建立在「行為」與「事實」層面。會對一個人有信賴,多從小事情的磨合開始,如雙方承諾進行合作、完成公司專案、共同創業、一起規畫出遊…等。若結果圓滿,則對彼此的感覺,就能從單純的喜歡走到信賴。在過程中對方有依約履行承諾?能守時?能答應寄來資料、同意完成任務、…等,很自然的經歷,都是檢視能否「信賴」的機會。如果對方都一一遵守,便會覺得安心,願意有更多的交集與合作,甚至一起進行更多更大的專案或任務。可是隨著合作的面向擴大時,磨擦的機率就會變多,信任考驗的就不再只有感覺好,為了維持表面和諧,而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關係若能穿越衝突,善於處理彼此的差異,得體回應情緒的衝擊,承擔意外的變化,分享最後的結果…等,都是必要的修煉。

總之,好感創造正向的經驗,信賴則是面對困境的反應。能讓人際間的交流持續下去的關鍵,在於「喜歡對方眼中的自己」。一旦確定對方眼中的自己是正面的形象時,就容易喜歡對方,彼此的關係就容易朝好的方向前進。好感側重個體的外向度與親和力,信賴則在考驗個體的執行力與行動力,讓虛無的承諾,變成具體的成果。如果仍停留在「我覺得」描述對方,而不是用「我基於」來評估脈絡,反映的是許多人犯了「好感」和「信賴」的混淆迷思,而在關係中受重傷。經驗中讓自己受傷最深的人,往往是當初最信任的人。錯把喜歡當成事實,結果就是傷痕累累。騙子最會利用這一迷思,先博取他人喜歡,卸下心防,再一步步踏入騙子設定好的陷阱中,最後財去樓空,才驚覺遇人不淑。

因而,好感和信賴如同人際關係的兩個翅膀,需要同時具備,才能讓人際關係穩健的飛起來,且能飛得高,飛得遠。

 

[1] 教育學博士、高級心理諮詢師、職涯諮詢師。曾經擔任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台東師院副教授兼學生輔導中心主任、實驗小學校長、致理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主任、中華生死學會理事長、台東縣青溪婦聯會主任委員、台東縣福州同鄉會理事長、台東縣一葉蘭同心會理事長。現為社團法人傳神關懷傳播協會理事長、社團法人中華藝術生活發展協會理事長,中華生死學會常務理事,空中大學兼任副教授,Career就業情報職涯學院職涯顧問,財團法人俊逸慈善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蒲公英希望基金會教育顧問等。

 

 

 

 

 

一本月刊一份愛 陪伴年輕生命迎向新生
支持散播希望種籽計畫,為下一代的心靈建造,用愛構築美好未來

捐款專線 (02)2396-5188

| 網路立即捐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