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荊生老師專欄】理情治療法在情緒管理的運用

2256

楊荊生[1]

阿爾伯特 ‧ 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09/27–2007/07/24)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簡稱理情治療法RET或理性行為治療法REBT),很適合自我教育或教育工作者使用。

個體會有情緒困擾的產生,起源於人怎麼想?因為個體會不自覺地、對自己重複述說那些不合邏輯的話語,例如:「我應為離婚而受責備」、「我是可憐的失敗者,我做的每件事都是錯的」、「我是個沒價值的人」。這些話語反映的是個體的想法,這些想法也會引發個體對自己的感覺。而這些造成情緒困擾的想法多來自個體自創的非理性、挫敗的信念。

REBT的自我教育目的是培養更實際的生活哲學,以減少情緒困擾與自我挫敗行為。重要的治療目標包括:減低因生活中的錯誤而責備自己或別人的傾向,自我學習或教導當事人如何有效處理未來的困難。

REBT所運用的「理性」定義是:「有彈性的,根據事實而符合邏輯的,並非對或錯的分別」。此種思考模式並不等同於「正向思考」、「理性主義」或使用此思考模式就一定能成功。而是據以嘗試,即使最後失敗或被拒絕也無妨,因為這不是世界末日。當我們受到情緒干擾時,需檢視自己對事實的想法,比如常見的災難式思考,絕對論者的思考,及強辯三種不當思考模式,考驗這些假設是否真實?不斷地問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我是如何產生這些不當的感覺及行為?」「我對於這種讓自己感到憤怒及沮喪的做法,又有什麼看法?」「我要如何質疑及反駁自己的不當想法?」「我有什麼『理性的選擇』或想法,以取代自己以前的那些不當想法?」向非理性信念挑戰,透過駁斥、干預(disputing intervention),包括偵測、辯論與分辨,學習與功能不良的信念進行理性與驗證性的質疑。鼓勵自己與這些信念做激烈的辯論,學習分辨非理性的信念與理性的信念,並得出不同的結論後表現出新行為。當假設與真實相遇,便能藉此修正原有的想法,使之接近真實,由此所做的反應通常才是比較有效果的。

當教師扮演REBT的教導者角色時,也同時扮演科學家的角色,向當事人原已接受或未曾懷疑並視為真理的自我挫敗信念挑戰。整理並臚列四個主要步驟與主要教導內容如下、供參考運用。

第一步驟:理性與非理性信念的察覺
1、協助當事人察覺自己持有許多非理性的「應該」、「最好」,和「必須」。
2、協助當事人學習區辨理性與非理性的信念。
3、採取鼓勵與說服,指導當事人如何去對抗信念。

第二步驟:協助當事人超越察覺的階段
1、協助當事人不停留在第一步驟,只察覺自己有不合邏輯的思考;而是持續鼓勵、說服、與指導當事人如何去對抗非理性的信念。
2、協助當事人勇敢對自己的非理性思考及自我挫敗的意念負責,並接受挑戰。

第三步驟:協助當事人矯正和放棄非理性信念的階段
1、協助當事人瞭解自我責備的惡性循環過程,習得的非理性信念根深蒂固,無法輕易改變。
2、協助當事人矯正那些習得的非理性信念、想法,定意要放棄。

第四步驟:激勵當事人發展一套理性的生活哲學
1、協助當事人挑戰、駁斥非理性思考的核心,以理性的信念與態度取代非理性的信念與態度。
2、激勵當事人並教導當事人如何發展一套屬於自己的理性生活哲學。

準此,只要是人都有情緒,沒有情緒的人,也沒有生命力。如何不受生活中的意外或是不愉快之環境刺激影響,不成為困擾才是生活的藝術。按ABC人格理論,透過調整B就可以改變C,也就是憤怒情緒的大小。個體只要能發展一套理性的生活哲學,就能將十之八九的不如意情緒,轉為平靜安穩的情緒管理高手。通常被誤導為情緒困擾的元兇是外部刺激本身,事實卻不然,應對刺激的「信念體系」才是禍首。然而宣洩與壓抑都不是處理負面情緒的好方法,運用REBT,從思維、認知的信念系統進行質疑、挑戰、駁斥、統整,就可以在不斷釐清中,將自己的信念重組轉化與適應,這才是最安全無害的情緒管理法。

[1] 教育學博士、高級心理諮詢師、職涯諮詢師。曾經擔任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台東師院副教授兼學生輔導中心主任、實驗小學校長、致理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主任、中華生死學會理事長、台東縣青溪婦聯會主任委員、台東縣福州同鄉會理事長、台東縣一葉蘭同心會理事長。現為社團法人傳神關懷傳播協會理事長、社團法人中華藝術生活發展協會理事長,中華生死學會常務理事,空中大學兼任副教授,Career就業情報職涯學院職涯顧問,財團法人俊逸慈善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蒲公英希望基金會教育顧問等。

 

 

 

 

 

一本月刊一份愛 陪伴年輕生命迎向新生
支持散播希望種籽計畫,為下一代的心靈建造,用愛構築美好未來

捐款專線 (02)5582-8188

| 網路立即捐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