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荊生老師專欄】後疫情時代的生命省思

3076

楊荊生[1]

肉眼看不見的COVID-19病毒,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變成一場全球性大瘟疫,已被多個國際組織及傳媒形容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面臨的最嚴峻危機以及史上最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因疫情擴散對全球航空、旅遊、娛樂、體育、石油市場、金融市場等方面都造成巨大影響,甚至預言疫情後我們將難以回到舊日的「常態」。最值得注意的是後疫情時代的社會心理危機,將更甚於社會有形現況的影響,驚覺死神就在身邊巡邏,發現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且命運與共。全人類的命運就像集體、緊緊相連著站在竹筏上,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會影響著其他人的安全。

每一個人都有必要學習從「我們」的角度思考如何使整個群體變得更好,用「我們」的立場來做決策。每做一個決定時,都能試著從「我」向「我們」翻轉。如果我們都有機會可以用不一樣的方式對待自己、別人、和這個世界,從「我」到「我們」重新再往前走,一定會讓世界不一樣。因而,社會心理危機的超越也將成為後疫情時代個人最重要的人生任務。

一、價值觀要思辨更新
在COVID-19疫情中,讓人覺得無助,可能失業、生活困頓與生命威脅。不確定、恐懼不安、家庭悲劇、…等,讓人們不得不思考人生在世到底要的是甚麼?甚麼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挑戰「任何成功都彌補不了家庭失敗」的可信度。

價值觀(Values)就是一種處理事情判斷對錯、做選擇時取捨的標準,是希望人生能夠自己掌控的線索;有益的事物才有正價值,對有益或有害的事物評判的標準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觀。不同的價值觀會產生不同的行為模式,進而產生不同的社會文化。經過COVID-19疫情的大衝擊,是重新檢視、思辨、更新自己價值觀的好時機。

二、勾勒自己的人學圖像
自己的人學圖像即自我圖像或自我意象。天生的自我意識,會為自己勾勒自我圖像,並盡可能貼近這幅圖像去行事為人,對人的一生發展具有極大的重要性。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想要改變一個人,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改變他的自我圖像。除非一個人能先改變他的自我認知,否則,很難指望他的行為會有所改變;然而人的自我認知,很大程度取決於別人對自己的認知。現代社會變遷的擾亂,生活具有高度流動性,不再生活在初級性的社群之中。周遭人的眼中,都只能認識到他人片面片段、非整全性,在兒時、大學時代、職場中、退休後,…各人生階段角色扮演時、局部的我,如同學角色的我、同事角色的我、家人角色的我、公民角色的我、朋友角色的我。也因而影響了個體視自我為統合整體的自我認知,那些錯誤或扭曲的人學圖像將導致錯誤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透過對人、人性與自我本質之跨領域探索,包括人有怎樣的本質?人的性別意味著什麼?人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人存在的意義為何?人又能開創什麼意義?我是誰?…等問題進行探究,嘗試把有關自己的六個層面-自我現況,生理特徵,社會期待,以往經驗,現實環境,未來希望的覺知,統合形成一個完整和諧的全人自我圖像,也就是人對於自身理解的圖像,一個自己覺得協調一致的自我觀,讓個人對我是誰?我將來走向何方?的問題不再感到迷失與徬徨。

三、終極關懷大哉問
當我們面對需要思考未來人生方向,即是思索人生三問(人為何而活、應如何生活以及如何才能活出應活出的生命)的黃金時期。生命,意味著生、老、病、死的過程,生死是我們要面對的一個永恆的話題,我們無法決定生,甚至也無法決定死,人一生的兩端都不在自己的計劃之中,唯有活在生死之間才是我們無法逃避,但卻真實的,可以享受關於自己生命的幸福。如何接受或逃避?端看個人面對生命時的高度與廣度,或稱人性觀與自我觀。

生死有其無法逃避的生命法則,如同COVID-19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且命運與共。個體的生命與他人的生命,個體的生死與他人的生死,在對比中產生各自的價值,生死也因而有了意義。單獨的生命感受不到自身存在的生命意義,只是在自我的季節裡完成生命的歷程,一如花開花落,悄然無息;只有個體的生命和周遭的生命融合,才有各自無法替代的價值。畢竟人生不能只有生涯發展的問題,還有生命意義與人生目標如何確立的問題,需要我們持續探索,並依此建立自我獨特的價值觀與人生終極信念。

人的靈性是「人之所以為人」最珍貴的特質,人因為有靈性,自然能察覺人自身的神聖性;佛教稱之為佛性,基督教稱之為上帝肖像,儒家稱之為沛然莫之能禦的本心善端,但它需要不斷被啟發與修養,才能日漸茁壯發展。

幸好這些年來「生命教育」受到普遍重視,生命的教育就是從小到大的全人教育,目的在培育學生擁有正確人生觀,也是家庭教育可以補強學校教育不足之部分。家長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更能直接傳遞影響孩子,是孩子學習的活榜樣。即便兒女均已成家,父母如果仍是好榜樣,就是在營造代代相傳的好家風。家是社會的最小單位,如果每一個家庭都健全,社會的祥和自然來臨。

四、充電與再出發的勇氣
早期讀到馬偕醫生自勉「寧願燒盡,不願朽壞」,有感動但覺得遙遠。如今經歷COVID-19疫情,許多醫護人員如李文亮醫師豈不都是如此?個體的成長亟需要透過學習,不斷整合有關生死、人生哲學與宗教的重要課題,透過多元方法的過程、有自覺的去開展它。靈性可以幫助個體運用理性與感性去察覺及認識外在的世界,還能對自我的理性、經驗與心理狀態進行察覺。靈性是能量,靈性修養的方向就是幸福與至善。

哈佛大學最重要的通識課程就是探討幸福,而歐洲的中小學也愈來愈關心「幸福」與「快樂」的議題,什麼是快樂?什麼是幸福?要怎樣才能獲致快樂與幸福?在功利至上、人才至上的主流教育文化裡,這些課題被忽略甚久,然而,現在很多人開始發出疑問:人生學習很多知識與技能究竟為什麼?我們是否經常盲目追求表面價值而錯失真正的幸福?其實幸福與至善就是人生終極意義之所在,亦是靈性修養之目標。

五、結論與共勉
COVID-19疫情挑戰全球所有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消費行為和生活形態,儘管人們健忘,延續5~10年是不可避免的。後疫情時代不會全面去全球化,而是產生更成熟、更能體會彼此是命運共同體,打造人類衛生健康更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

幸福與至善既是人生之終極意義,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識下產生的全球化模式,個體應更重視身心靈全人養生。日常生活中,應以全人統合為目標,身心靈兼顧的養生。在耳熟能詳的身心健康促進外,不能忽略「靈性修養」的自我教育,追求與情意、態度之成長,建立哲學思考、終極關懷與價值思辨;在實務上積極關注並提供典範,幫助他人覺察自己的靈性,並運用正確的方法終身學習與修養操練,必能提升自己的防護力與自癒力,讓生命有盼望,生活有目標。在疫情防控沒有徹底完勝之前,全球更應積極的團結合作,一起珍愛生命,活出幸福感,為最終戰勝疫情而奮鬥;還可以「成己利人」成為下一代的祝福,我們的生命將是何等有意義的生命!

 

[1]教育學博士、高級心理諮詢師、職涯諮詢師。曾經擔任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台東師院副教授兼學生輔導中心主任、實驗小學校長、致理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主任、中華生死學會理事長、台東縣青溪婦聯會主任委員、台東縣福州同鄉會理事長、台東縣一葉蘭同心會理事長。現為社團法人傳神關懷傳播協會理事長、社團法人中華藝術生活發展協會理事長,中華生死學會常務理事,空中大學兼任副教授,Career就業情報職涯學院職涯顧問,財團法人俊逸慈善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蒲公英希望基金會教育顧問等。

 

 

 

 

一本月刊一份愛 陪伴年輕生命迎向新生
支持散播希望種籽計畫,為下一代的心靈建造,用愛構築美好未來

捐款專線 (02)5582-8188

| 網路立即捐款 |